11月武漢房產交易量接近1.3萬套 年前仍將保持旺盛勢頭
發布時間:2012/12/15 11:01:00 瀏覽量:-
自2005年武漢市實行商品房網上簽約備案以來,今年11月的成交量是7年來同月份最高值,而接近1.3萬套的銷量,也可以排進武漢單月歷史成交量的前五名!堪稱7年來最旺的11月。
據統計,11月武漢市商品住房銷售登記備案面積為125.73萬平方米,成交套數達12990套,環比上月分別小幅下滑0.92%和0.06%。
實際上,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武漢樓市便已呈現出供銷兩旺勢頭,連續5個月銷量過萬套,7~11月累計銷售6.48萬套,月均高達1.3萬套,也是近年來最旺的下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12月以后,武漢樓市銷售未見降溫,根據中指院的周報統計,上周(12月03日-12月09日)成交商品房4488套,環比增加475套;成交面積為42.30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1.40%,其中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達到485套。按照這個趨勢,12月成交量破萬懸念不大。
根據武漢房管局數據,2012年前11個月,住宅累計成交已達12.07萬套,遠超2011年全年10.67萬套的銷量,也超過武漢2007和2009兩個成交最旺的年份,已經創出武漢市有成交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也就是說,12月每一天,武漢樓市都在創造成交數字新紀錄。
與成交屢屢創出新高相比,樓市價格的表現則迥然不同。11月武漢住房成交平均價格為6373元/平方米,與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去年下降1.62%。中指院統計顯示,武漢7月至11月累計推盤項目157個,房源39000套,整體去化率50.2%,依然未過及格線,銷售壓力大。
從市場供應看,前11個月,武漢住宅累計供應1330萬平方米,已經超過2011年全年,三鎮城郊項目林立,可選地段、戶型、價格層次多樣化,滿足了不同收入群體的置業需求。
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大部分區域價格與一年前持平甚至降低,新盤低開普遍,價值凸顯,買房人大量抄底;以價換量依然是大多數企業的主導策略,也是第四季度武漢樓市出現“翹尾行情”的主要原因, “加量不加價”才是武漢樓市在前11個月即創出歷史紀錄的重要原因。
超七成買房人主要為首次置業和改善性的剛需群體,月度熱銷排行前十名的樓盤,主要是剛需盤,如11月武漢銷售十強榜單,除了福星惠譽福星城外,其他9個項目的均價都低于8000元,充分說明了武漢樓市的剛需特征。
與一線城市相比,武漢樓市限購之后,價格穩中有降。以婚房為代表的首次置業、以及換房為主的改善性置業釋放明顯,特別是支付能力較強的改善性群體,大量使用成本較低的公積金貸款,截止到11月,2012年武漢公積金貸款累計發放136億元,幾乎是2011年全年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