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房大師是一款永久免費的房產中介管理軟件,目前有家房產中介企業用戶正在使用
90后或成"不買房一代",所謂拒絕更多只是無奈
發布時間:2014/12/27 12:59:28 瀏覽量:-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根據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后,約3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愿做房奴。報告顯示,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過半受訪者稱不愿成為“房奴”
這份調查報告共訪問全國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學生,其中在校90后大學生2730人,已畢業或走入職場的90后大學生1380人。
該調查顯示,工作一年后,只有2成左右的90后大學畢業生,仍寄居在父母或親朋家中。
對90后畢業生而言,雖然擁有自己住房仍是剛需,但只有1/3強的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為了買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質量”,超55%的90后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我寧愿不買房”,另外11%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楚。
超過50%的90后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給他們一筆相當于住房首付的錢,有超一半的人會選擇創業,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買房。
田豐認為,一方面他們認同傳統國人將住房視為成家、結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選擇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們有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所謂拒絕姿態更多只是無奈
調查數據把90后大學生的這種無奈和糾結體現得淋漓盡致:超55%的90后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我寧愿不買房”,但同時超過50%的90后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既不愿被迫當房奴,又充分認識到了房子的“重大意義”,其無奈和糾結是寫在臉上的。
不是不想買房,而是根本買不起。在房子幾乎就是一切的時代,年輕畢業生一方面認同傳統國人將住房視為結婚、生子、生活剛需的觀點,但另一方面又不愿降低生活質量,很在意生活的自由度,這是人之常情,多數國人也是這么想的。只是,如果在魚和熊掌之間選擇的話,更多90后大學生愿意選擇創業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這也是年輕人的常情,多數國人也經歷過這種青春無畏和夢想迸發的時代,最后不也成了房奴?
陳廣江:“不買房一代”,可信度有多大?由于房子承載了國人太多的夢想和過于特殊的情感,很多人都發出這種近乎本能的疑問。盡管我們愿意看到年輕大學生價值觀念和生活觀念的轉變,但是從目前看,真正的“不買房一代”短期內難以出現,“不買房”帶有太多無奈和糾結的成分。
韓玉印:房子意味著什么無需贅言,所謂“不買房一代”,究竟是提高生活質量與購房不能兼得故而退而求其次的理性選擇,還是購房與他們的預期太過遙遠以致酸葡萄心理使然?
劉孫恒:逼仄的現實面前,諸多年輕人遵循著“無法改變環境便改變自己”的理念,向現實妥協、屈服。如此意味著,“不買房一代”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不是價值觀念趨新之下,理性抉擇后“以人為本”而不再“以房為本”的結果,而是一種堅硬現實的消磨之下,屢屢碰壁后的無奈、憋屈和心灰意冷。
所以,對90后大學畢業生將成“不買房一代”的說法,我們不必太當真,至少從目前看,出現這種情況的條件還不成熟。特別是為數眾多的農村大學生,他們正面臨著社會夾心層的尷尬:既有強烈的擺脫社會下層的追求和動力,又難有向上流動的機會和資本,買房幾乎就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夢。即使他們擁有青春、心懷夢想,也多數被現實碰得頭破血流、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