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市場元旦過后依舊持續翹尾行情
發布時間:2013/1/14 10:19:39 瀏覽量:-
元旦過后,北京市二手房市場仍舊持續了上月的“翹尾”行情。根據北京住建委網站公布的網簽數據統計顯示,1月上旬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5153套,比上月同期的網簽量上漲了14.3%,與去年1月上旬同期的網簽量相比更是大幅上漲了442%。
伴隨著逐步升溫的成交量,二手房中介市場似乎又回到了“賣方市場”。手里正要賣一套1997年大開間的張女士就不著急。上周六下午,她同時約了3個中介的4撥買房人談價格。在第一家中介門店里談到了部分貸款、總價210萬元后,她沒著急和買家簽合同,而是去了緊鄰著的另外一家中介門店,又將房子總價談到了211萬元。如此談了4撥買房人后,她的房子最終以全款212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出價最爽快的買主。
張女士的房子就在傳統意義的“核心區”內:三環以內、地鐵站旁邊的位置,讓這套已經掛出很久的房源成了香餑餑。數據顯示,1月上旬城六區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占到了總成交量的82%,比上月增加了2個百分點。成交單價在每平方米3.5萬元以上的住宅占比達到了31%,比上月增加了4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現局部區域二手房漲價的情況,和改善型需求人群此前觀望、如今殺入市場有關。核心區內新盤的單價、總價都相對較高,而對于承受力有限的普通購房人來說,面積較小、單價較低的二手房,就成了改善型需求購房人青睞的對象。
胡景暉分析表示,首次置業的剛性購房需求和著急改善的置業升級購房需求,仍是年初支撐樓市交易量火熱的主要力量。一方面,由于距離春節較遠,另一方面,未來房價仍將繼續上漲的預期,使得這部分購房需求者出手意愿更加強烈。此外,年初新房市場供應量的萎縮,以及新開樓盤普遍在五六環以外,也促使部分購房需求從新房市場流向二手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