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房地產政策趨緊 四季度房價上漲可能性不大
發布時間:2012/10/29 10:28:18 瀏覽量:-
進入9月份以來,樓市成交走勢一改7、8月份的回暖態勢,反而在傳統旺季有所降溫。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9月前26天,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樓市住宅總簽約為210228套。同比8月同期的222006套下調幅度達到了5.3%,達到近4個月同期的最低點。在54個城市中,有29個城市成交量有不同程度下調,下調超過10%的城市有21個,整體市場成交量在金九未見起色。
雖然10月尚未結束,但是從9月份和10月前三周成交數據來看,“金九銀十”的褪色已不可避免。然而與9月的整體成交低迷不同,10月按周均成交量來看,經過“黃金周”期間的極度低迷后,最近兩周成交量又有明顯回升。其實今年從月度來看,這種成交不斷反復的情況也交替出現,不斷呈現波峰和波谷狀走勢。
在進入10月份之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雙節黃金周”卻是沒有最冷,只有更冷。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在黃金周8天(9月30日至10月7日)合計簽約套數為18740套,環比上周73616套的成交量下調幅度達到了74.5%。不過在10月份的第二周(10月8日至10月14日)成交量即恢復到9月份的周均成交水平。當周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合計為59929套,較十一黃金周環比上漲了210%。不過由于10月第一周的成交極度低迷,10月上半月主要城市的簽約量依然同比下滑26.4%。
在10月第三周(10月15日至10月21日),成交量繼續上漲,全國主要54個城市成交量合計為61165套,環比上周上漲了2.1%。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5周僅有8周的成交量超過6萬套。在主要城市中,北京成交量為2948套,環比上周上漲了12.1%,深圳簽約877套微漲5.5%,上海與廣州有所下調,二線城市中,天津簽約2059套、重慶簽約4944套、杭州簽約1486套、武漢簽約3828套,均有明顯上漲。6大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除廣州環比持平外,其余城市呈不同程度的環比增長,其中北京增幅最大,環比增加超過30%。
對于“金九銀十”以來,成交量在周均不斷出現反復的情況,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經過前三季度的促銷,并取得一定成效后,四季度開始開發商的以價換量基本結束,沒有價格支撐,成交量必然有所下滑。“‘黃金周’期間的極度低迷,主要原因還有各地反映成交量的網絡簽約系統基本處于休息狀態,少量成交也沒有反映到網簽數據上。長假后,出現了一個集中簽約的過程,導致后兩周成交快速回升。”張大偉表示,雖然10月下半月成交肯定會繼續回升,但全月的成交量可能將比9月份下調15%左右。
“金九銀十”期間,開發商的推盤量普遍上升,而成交量卻比7、8月份有所下滑,直接結果就是庫存量的上漲。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全國20大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84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6%,改變了自2011年12月以來的下跌趨勢,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庫存逆增現象。據統計,目前已經發布三季度財報的上市房企,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合計551.83億元,同比上漲5.7%。合計實現利潤68.71億元,同比下降4.92%。從利潤率看,前三季這29家房企加權凈利潤率為12.4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三季度以來房地產企業在土地市場表現更加積極。鏈家地產研究數據表明,保利地產、碧桂園、富力地產、恒大地產、華潤置地、金地集團、龍湖地產、世茂房地產、萬科地產、中海地產10家一線房企在今年1-9月份的拿地金額已達到931億元。拿地量的增加,導致房企對資金需求勢必增加,使得房企必須通過融資、銷售獲取更多現金流,這些都使得四季度房價上漲可能性大降。
為了應對庫存攀升的情況,開發商也相應減少了11月的預計供應量。據統計,11月北京即將入市的新盤僅為22個,比10月的34個盤下降了35%,比推盤高峰的9月份則少了一半多,創下自5月以來單月最低推盤量。上海11月預計有20個項目開盤,環比10月減少13個。2012年11月天津有34個項目預計開盤,數量環比減少46.88%。
信貸方面,三季度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前三季度增加6.72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房地產新增貸款4168億元,占所有新增貸款的比例為22.4%,是自2011年2季度以來的新高。而這種信貸放松的趨勢在四季度能否持續對樓市也將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