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征稅標準出臺后 二手房市場逐步恢復
發布時間:2012/11/23 16:17:45 瀏覽量:-
今年6月,成都的二手房市場還是一派異常火爆的情況。然而,自7月起,成都實行二手房參考“評估價”征稅以來,市場新增備案成交量迅速跌落。業內人士曾經預計,新政實行之后,二手房市場將步入適應期,買賣雙方將在稅費的承擔問題上進行博弈。如今,半年快過去,近期有數據顯示,成都二手房逐漸進入企穩階段,周均備案成交量保持在千套左右。歷經幾月,二手房市場逐漸走出低迷。
以前,基準價是按照政府制定的指導價格執行,按照一、二、三環的環域制定出大致市場指導價。按“指導價”征稅使交易過程相對簡便,價格模糊。而新實行的二手房參考“評估價”征稅,其實是稅務部門運用房地產估價方法,得出當地二手房基準評估均值,然后用評估值比對二手房交易時納稅人申報的交易價格,判斷所申報的交易價格是否明顯偏低。目前,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地都實行的是二手房交易按照“評估價”征稅的辦法。
近期緩慢回升據最新數據顯示,自十月中旬以來,成都二手房市場一直保持周均備案成交在1200套左右的成績。市場逐漸回升。分析近期二手房市場回升緩慢的原因,21世紀不動產總經理助理舒寧表示,主要還是由于政策的影響,新的征稅標準實行后,交易成本普遍提升了3-4倍。使得許多購房者轉向購買新房。“新房相對二手房而言,具備綜合性優勢。而現在購買二手房的成本有時還超越了同地段新房。”其次,7、8月新盤大批放量,銷售量一路飄紅,消化了大批購房者。再次,到了年底,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更加強烈,徘徊在買與不買之間無法抉擇。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導致二手房市場回升緩慢。
按照21世紀不動產10月份的月度報告來看,購買二手房的人群主要是剛需購房者。其中購房后立即入住的需求占到總需求39%,購買二手房的需求還是存在。舒寧告訴記者,二手房按“評估價”征稅是大趨勢,有利于市場的規范,越早實行越好。新的稅收政策實行了小半年,目前買賣雙方主要是以協商的形式分攤交易成本。
在七八月中,新盤表現強勁,需求和庫存均有一定消耗,導致9月份需求和庫存均較不足,市場成交出現明顯下降,而二手房市場在置業者入市積極性有所上升的情形下,導致二手房成交量回升。
除此之外,二手房周邊資源相對豐富,不少購買者沖著買學區房的心態買二手房。而且,相對于新房大多是期房的情況而言,二手房即買即住也是吸引購房者的重要原因。加上周邊資源配套相對完善,區域相對成熟,交通出行成本低,居家生活成本低。
市場還是存在大量購買二手房的需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置業者對于新稅政策會慢慢消化,政策效應也將逐步減弱,不少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市場會進一步回暖。
本文由房源群發軟件轉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