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回暖中介日子好過 房產中介開啟新一輪擴張
發布時間:2012/11/14 15:36:50 瀏覽量:-
面對二手房市場的活躍,龍頭中介企業開始了抓緊時機開店、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加薪、籠絡人才,啟動新一輪行業擴張。上半年還在考慮是不是要關閉門店,目前卻開始考慮是不是要擴張門店。這個巨大反差,發生在京、滬、杭等主要城市的房產中介身上,這些地方的二手房成交量在今年下半年獲得明顯回升。
與此同時,去年成為不少中介企業“救命稻草”的一手咨詢代理,在今年卻風光難再。由于競爭激烈、分食者眾,行業利潤下滑嚴重,再加上房地產整體調整帶來的行業格局改變,連易居中國、世聯地產等房地產咨詢代理行業的龍頭企業都不得不面對利潤變薄、回款艱難、業務空間受壓縮等行業瓶頸。
“今年二手房市場的回暖絕對超過整個行業的普遍預期。”上海21世紀不動產市場部黃河滔告訴記者。以目前上海市場來看,8、9、10三個月每月二手房成交量均維持在1.8-1.9萬套之間,而正常情況下上海單月成交量在1.5萬套左右是比較平穩的。
不僅是上海,根據鏈家地產提供的數據,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近幾個月來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增長,市場回暖非常明顯。7-9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數分別在17130套、14286套、12580套、11449套,幾乎每月的成交量同比增幅都在40-50%;杭州7-9月成交套數分別在2547套、1954套、1658套、1607套,同比漲幅分別達到135.6%、73.8%、139.6%、184.4%,漲幅驚人。
杭州市工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杭州房產中介限額企業實現利潤4757.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44.7%。而就在今年1-5月,房產中介企業的利潤比去年同期還下降441%,由此推斷,6、7、8三個月的業績對利潤拉動影響較大,預計9、10月份整體利潤同比增幅更大。
在半年前,房產中介經紀行業還在討論“關店”的話題,然而隨著近期二手房成交逐漸穩定回暖,多家大型中介公司都明確表達了擴張的想法,中介經紀行業新一輪的“搶跑道”又將開始。
從今年8月開始,上海中介行業的龍頭中原地產開始頻頻招兵買馬,年初門店數量尚在260家左右,而到今年年底上海中原的門店將超過300家,按照計劃,未來一年中原在上海的店鋪數量將超過500家以上。德佑地產則計劃今年年底前門店數量由目前的92家增加到100家。
德佑地產研究主任陸騎麟表示,目前開店最主要的問題不是開不開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合適的位置開店的問題。“我們公司在很多區域有開店的打算,就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店面。價格是一個因素,還有就是成熟地段沒有空位置。”
除了搶位置開店,要擴張還必須有人,要搶到好的員工,提高薪酬是必需的。從今年開始,上海的各大房產中介都啟動了加薪計劃。上海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譚百強表示,今年年中中原就啟動了“革薪計劃”,分行經理薪水增加幅度在30%-100%,并計劃在短短2個月間增加經紀人60%。德佑地產則每月增加60萬-80萬的投入,招聘本科學歷的房產經紀人,入職前三個月保底薪資3000起,提成比例在10-30%之間。漢宇地產則主要增加了營業人員的提成部分,加薪后平均提成業績較此前增加了30-50%。
除了上海中介正在抓緊時間跑馬圈地以外,北京當地的中介“巨頭”鏈家房產更雄心勃勃地開始了其全國擴張的計劃。“在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市場淡季下,鏈家始終未放棄深耕北京二手房市場,市場越差,越有利于擴大市場份額,在這一年淡季下,鏈家在北京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40%以上。”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師陳雪告訴記者,目前鏈家地產全國門店共約1000家,除了北京、成都、青島、大連、天津、南京外,公司今年又新進入上海、杭州兩個市場。今年8月至今,鏈家地產在上海已有3家門店開始試運營,到年底,徐匯、閔行預計將有10家門店正式營業。
咨詢代理競爭激烈利潤下滑
風水輪流轉。記者發現,雖然去年凄風苦雨的二手房市場今年春風得意,但去年風生水起的新房代理市場,今年則明顯降溫,為了生存而扎堆進入一手新房代理分銷環節的房產中介今年開始紛紛撤退,并重新將精力投入到以門店經營為根本的二手房市場的深耕中去。事實上,由于分食者太多,新房咨詢代理環節的利潤越來越薄,包括世聯地產、易居中國等在一手營銷代理方面擁有絕對領先地位的龍頭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回款慢、利潤薄、競爭激烈等行業困境。
“原來我們給開發商做包銷服務,包括營銷、策劃、代理甚至延伸到后期裝修,所有服務收一個打包價,差不多是銷售額的2%,而現在,整個行業的平均傭金點數已經下降到1%了。競爭太激烈,行業利潤越來越薄。”易居中國上海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而易居中國與關系最鐵的“老朋友”恒大地產的合作,傭金點數僅0.6%,純屬跑量的“友情價”。
房地產開發商在此輪行業調整中的大洗牌,也給咨詢代理行業帶來間接影響。“按理說,今年樓市回暖,咨詢代理行業應該日子好過才對,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一位咨詢代理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現在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的開發商經驗越來越豐富,也形成了區別明顯的企業風格,一般都擁有自己的企劃部門,對定位、策劃人員的配備日趨完備,這將進一步擠壓咨詢代理公司在一線城市和大型開發商中的顧問業務市場。
“開發商甚至會從咨詢代理公司"挖人",優秀人才往往合作一兩個項目就被挖走了,畢竟開發商是"甲方",代理公司是"乙方",人人都想去甲方。”該人士表示,低端市場拼不過中介公司,寫字樓、商業地產等高端市場又拼不過仲量聯行、戴德梁行等國際五大行公司,本土咨詢代理行業的發展瓶頸日益顯露。因此,雖然受益于樓市成交量的回暖,世聯地產等房產咨詢代理公司代理銷售總金額同比明顯增長,但凈利潤下滑非常明顯。世聯地產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顧問業務實現收入2.85億,同比下滑19%,受土地市場萎縮和各地新開工項目減少的影響,公司今年顧問業務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