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或將回暖,業主觀望“返價”現象多
發布時間:2012/10/13 10:30:52 瀏覽量:-
市場
二手房市場持續升溫,令買家陳先生憂心忡忡。剛剛購得一套二手筍盤的他,因怕業主反口要高價甚至毀約,最近痛下決心將公積金貸款換成商業貸款,以加速辦理購房手續。陳先生的憂心并非空穴來風,日前,多家中介機構的月報告均顯示,二手樓市場回暖導致業主心態增強,“返價”現象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業內人士指出,在價格超預期的狀況下,買賣雙方可能會形成僵持局面,成交量亦可能下降,但經過“金九銀十”的觀望后,市場形勢日益明朗,到時,是買家接受“返價”還是賣家“返價”減少將可見分曉,成交量也將呈現恢復性增長。
怕業主返價,公積金貸款換成商業貸款
在外企工作的陳先生一直租房住。前段時間他看中了華南板塊某小區的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筍盤,每平方米均價不到1萬元,跟業主死纏爛磨后,好不容易才簽訂了購房合同。沒想到他自己去辦公積金貸款,卻因為手續繁瑣幾個星期都沒辦下來。“業主催了我好幾次,看樣子可能想‘返價’,毀約都有可能。”眼看樓價一天天往上漲,貸款再不辦下來,費盡心力買的房子可能就要“飛”了,陳先生如坐針氈。而事實上,他的同事就剛剛準備簽購房合同,業主臨時卻反悔要漲價,最終一拍兩散。受此刺激,為了盡快申請到貸款,陳先生最終將公積金貸款換成了商業貸款,雖然利息要多好幾萬元,但幾天內就辦好了貸款手續。陳先生懸著的一顆心至此總算落了地:“用多出來的利息換一套大房子,值!”
核心地段“返價”多,貨量小需求大是主因
中原地產相關統計報告顯示,由于房價連續多個月上漲,目前大多區域業主心態已增強,尤其是核心地段,業主“返價”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以8月份番禺區為例,約有三至四成業主“返價”;在越秀區、海珠區,業主心態強勢,返價已成普遍現象;荔灣區也可見返價情況,主要是因為近期看樓的買家增多所致。而滿堂紅8月月報提出,返價現象增多,對當月成交量下降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為什么業主頻頻“返價”?中原地產星河灣分行甘經理認為,貨量少需求大是根本原因。“房子比現金保值,況且業主又不等錢用,放出來的筍盤比以前少了很多。而樓市回暖,看房買房的人增多,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業主自然想賣得貴一點。”中原地產江南大道南分行周經理則表示,盤源一放出來就有幾個人搶,甚至急于成交,看完房子就要馬上下定,勢必會刺激業主返價。“遇到這種情況,業主都不敢要錢,反而會想價錢是不是賣低了。”
“返價”單位以剛需戶型為主,幅度不超5%
根據記者在中原地產兩家分行了解到的情況,“返價”單位主要以2-3房的剛需戶型為主,總價不會太高,多見于70-80萬元的樓梯樓和100萬-120萬元的電梯樓,返價幅度也不會太大,海珠區大概為1萬-3萬元,而番禺區不超總價的5%。
對此,周經理分析說,限購政策下投資客少了,買房的多數都是有剛需或換房需求的住家客,這些客戶手里資金不多,也不可能盲目追高樓價,因此可選擇的房子十分有限而集中。而小戶型賣一套少一套,越是搶手,業主越要待價而沽。不過,對于一部分搶手的盤源,“返價”不但不會嚇退客戶,反而會令買家增強入市信心,加快成交。在荔灣區及番禺區,中原地產均錄得買家有追價意愿。
“返價”導致成交量下降,或于國慶后“破局”
滿堂紅戰略管理部經理肖文曉表示,返價主要體現在新放盤的盤源及業主心態強的盤源,看到最近樓市升溫,故對價格的期望值會比今年早些時候提高很多。但之前價格比較合理時,積累的客戶該買房都買了,剩下一些猶豫的客戶,對漲價的接受度更小,同時,新客戶的數量也不多,增長速度不夠快。這樣一來,買賣雙方形成僵持,8月成交量降了一成多與此大有關系。
“我估計有一兩個月的拉鋸時間,雙方才會達成妥協,達成一批新成交量,這個節點應該會在國慶長假后出現,”肖文曉說,買家的入市信心已堅定,不可能被返價嚇跑,但當價格超出預期時,肯定會有一個觀望的時期。“大家都等著看金九銀十的市場情況,若一二手樓價繼續上升,而且漲價也賣得好,那么雙方心里會更有底。”他認為,觀望期也是調整期,客源和盤源都需要積累,“今年以來二手市場一直在升溫,現在停一停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