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稅費誰來付,買賣雙方可以事先商量
發布時間:2012/8/17 17:39:30 瀏覽量:-
不知從何時開始,二手房交易稅費由買方承擔,已成為一種慣例。有購房者甚至在購房之前,就將需要繳納的稅費數額,一起計入到購房成本預算中。
而近年來,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深入,二手房交易稅費種類有所增加,由于市場景氣度不高,二手房買賣也從原先的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在此情況下,二手房交易稅費由哪方承擔,已經成為交易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贈與、繼承等類型房產,再上市交易時需繳納一筆稅費,而這些潛在稅費應由誰承擔,如果沒有溝通好,也很容易導致買賣“變黃”。
二手房交易
要了解各項稅費明細
前陣子,購房者呂女士在網絡上看見一套房源,便電話聯系上了房東。呂女士到現場看完房后,對房子情況很滿意,雙方隨即進入議價階段,并達成購買意向。隨后,呂女士還交了10萬元定金。
呂女士原來覺得,房子的總價在接受范圍之內,房東也較好說話,購房過程還是蠻順利的,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幾天后,呂女士和房東相約到交易中心辦手續,并商定過戶完之后當場交清其余房款,交易中所產生的稅費則由呂女士承擔。
然而,當呂女士進入繳納稅費環節時,卻被告知該房產雖已交房近10年,但房產證在2009年剛辦下來,按規定,營業稅必須以房產證上的時間為準,交易此房產需繳納5.6%的營業稅。“第一次買房,還以為契稅是以建成時間為準,如今算下來我要多交一大筆稅費。”呂女士算了算,總價70萬元房產,要繳納的營業稅近4萬元。
對于這筆高額稅費,呂女士無法接受,更不愿承擔,而房東也覺得房價本身就低,不愿意出這筆錢。雙方為此僵持不下,經過多次協商,最后以雙方各付一半解決。
事先約定方可避爭執
據了解,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在二手房交易的稅費中,各項稅費由哪一方承擔都有相應的規定。但現實情況是,在二手房買賣交易時,稅費全部由買方承擔的情況居多。
“房子便宜一點,我們負責交稅,從付出總額來看,其實是一樣的。”一位購房者表示,房東不愿意出這筆錢,而購房者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從購房預算中,省出小部分錢款用于交稅,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也就不會抱怨或不滿。有中介人士也稱,稅費由買方承擔有時候可以作為一種談判籌碼,以達到更低的購房價格,因此買方承擔稅費成了常規做法。
不過,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規范,以及國家對該市場的調控不斷深入,這一現象開始發生轉變。“和前幾年相比,如今稅費品種有所增加,要繳納的稅費數額不低,而房價再優惠也不可能便宜好幾萬元。”一位行業人士稱,再加上調控背景下,賣方市場已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二手房稅費誰來支付的問題擺上案頭。可以說,像呂女士一樣,碰見大額稅費后便不愿意承擔的情況變得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