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資金強制新規暫未落地 中小銀行嗅到商機
發布時間:2012/10/17 9:12:07 瀏覽量:-
廣州正在探討二手房交易資金從目前的自愿托管向強制托管方向發展,雖然強制新規仍未落地,但部分中小銀行已嗅到其中的商機。
今年6月,王先生通過房產中介在廣州購買了一套二手房,并與房主約定先付30%的首付款,余款通過按揭方式付清。然而在王先生將首付款匯給房主后,房主卻遲遲不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王先生繼而找房屋中介,可中介公司一推再推。王先生向記者道出了他的困惑:有沒有什么途徑能夠監管購房資金,降低二手房交易風險呢?
今年8月,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簡稱“廣州房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以下簡稱“人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監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全面開展存量房資金監管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未來廣州存量房交易資金將存入指定專用監管賬戶。
分析指,該規定若正式實施,幾乎所有二手房交易的資金都會納入托管賬戶監管,這不僅保障了房屋交易資金的安全,同時也能有效防范“陰陽合同”的出現。不過新規推廣并不算太順利,“大部分人都覺得實行監管的時機還不是太成熟”,按揭公司一位負責人稱,新規將致二手房買賣交易環節增多,也會對資金發放的速度造成拖延,“客戶和中介推行的動力都不大”,對于涉及的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來說,工作量也將明顯增加。
此前國有大行對這一業務興趣不大。某銀行業人士指出,資金托管對于國有大行來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商機或許就完全不同。廣東華興銀行昨日發布信息稱,該行新推出的二手房交易資金監管業務是把買方支付的購房款存入由華興銀行作為“中間人”開立的專門監管賬戶,并由華興銀行對該資金進行凍結保管,等到房屋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后,銀行才把資金劃付給賣方。
中小銀行推動這一業務的動力又在哪里?有消息人士稱,由于在網點和品牌影響力上存在不足,中小銀行推廣這些業務可以吸引部分客戶,增強客戶黏性,從而分解其較大的吸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