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天量拋盤是假象 房企投資信心恢復較為普遍
發布時間:2012/12/11 11:06:48 瀏覽量:-
縱觀現如今的房地產市場,一直風波不斷。
一方面,市場傳言受廣東試點官員資產公示制度影響,一線城市出現天量二手房拋盤,有可能對樓市造成沖擊;另一方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創6個月新高,商品房銷售面積也出現年內首次正增長,房地產銷售和土地市場均現“暖冬”跡象。
上周末,一則樓市傳聞在微博中迅速蔓延。消息稱,受廣東部分地區試點官員資產公示制度影響,一線城市普遍出現二手房天量拋盤,其中北京突然出現381萬套空置房拋向市場,上海二手房掛牌量從41萬猛增至200萬套。廣州二手房掛牌量從26萬套增至100萬套。如以此前北京僅10萬套左右的二手房總供給量來看,300余萬套拋盤量確實可能對樓市產生重大沖擊。
不過,根據調查,一線城市二手房拋盤量猛增的消息并不屬實。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信息顯示,截至昨天,北京市場存量可售房源僅為40549套。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稱,官方公布的二手房可售房源一般是即將簽約的房源,不反映真實供給情況,但北京市場真實的掛牌二手房源也不過10萬套左右。中原地產華北區總經理李文杰介紹,北京過去30天平均日增加二手房源250套左右,最多不過300套,也有僅100余套的情況。因此北京不存在掛牌量激增300多萬套的情況。“別說300萬套,就是增加30萬套,也是了不得的。”
廣州方面,據了解,目前廣州一手房可售房源5萬套左右,二手房粗略估計在7萬至10萬套。“廣州一二手房市場處于穩定的量價恢復性上漲階段,確實沒有天量拋盤。如果有那么多拋盤,價也不可能還在漲。”中原地產廣州區負責人黃韜表示。
而根據相關報告,11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天津六大典型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普遍回升,創下今年月成交量第二高位,二手住宅總成交面積合計約483萬平米,環比增長17.5%。
分城市來看,成都環比漲幅最高,約40%;其他五個城市環比漲幅在10%至20%。從前11個月二手住宅累計成交量來看,六個城市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長。
其中,成都同比增幅達90%;上海、廣州、天津同比漲幅在20%至30%;北京和深圳同比增幅最小,不超過10%。
價格方面,中原領先指數系統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以來,六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連續8個月上漲。
從累計漲幅來看,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價格指數累計回升幅度超過10%;深圳為8.9%;相比之下,天津和成都的價格指數回升幅度較小,不足4%。業內預測,12月份六個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價格還將繼續上漲,其中上海和深圳的環比漲幅或將有所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170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增速較1-10月份提升3.5個百分點。這也是這一指標在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上漲25.82%,達1.2962億平方米,成為推動前11個月總銷售面積出現正增長的重要因素。
根據統計,從今年2月份開始,每月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分別為-14%、-13.6%、-13.4%、-12.4%、-10%、-6.6%、-4.1%、-4%、-1.1%,直到11月份,上述數據才“轉正”――增長2.4%。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預計,12月份北京二手住宅市場將延續翹尾行情,成交量或將超過11月份,接近7月份的年內峰值。而且,“今年北京新房市場有望完美收官,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成交量預計達9萬套,將超過2010年的8.8萬套和2011年的5.9萬套,創近三年新房成交量新高。”
“目前各房企在供應、定價方面的銷售策略總體傾向平穩,加之調控政策的長期存在,房地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的概率不高。”張大偉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調未變,而年底信貸額度可能趨緊,信貸政策將是影響年末市場走勢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銷量上升的同時,房地產企業投資信心也全面恢復。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1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4772億元,增速比前10個月提高1.3個百分點,也是5個月以來開發投資增速最高值;土地購置面積31638萬平方米,雖然同比仍下降14.8%,但創下8個月以來的最小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