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調控下,怎么使樓盤長時間保持競爭力
發布時間:2012/8/25 11:57:14 瀏覽量:-
市場回暖,但對很多人來說,現在還是冬天。在以剛性需求為主的樓盤開始減少優惠力度時,高端樓盤還面臨著每月零成交。人們不相信樓盤的質量,因為總有房地產項目曝出質量問題。購買者只看中低價,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確定的東西。
然而,開發商不可能總靠低價競爭,企業生存的首要任務就是盈利。當人口紅利不再,當城市化速度放慢,什么樣的樓盤還能繼續保持生命力?它的品牌,它的產品,需要具備怎樣的特點?它又該有怎樣的能力,來應對市場一輪又一輪的調整?
一場每經記者和業界共同的頭腦風暴,讓我們找出能代表未來趨勢的樓盤。
什么樣的樓盤可以長時間保持競爭力?我在飛機上閱讀的一篇關于上海30年代遠東第一豪宅——銅仁路333號的雜志文章,也許能給我們靈感。當年設計這棟房子的全球知名設計師鄔達克曾說“即使再過50年,這幢房子的現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過100年,我相信她仍不會Out!”
雖然這句話是否確實是鄔達克所說,尚為疑問。但是,這棟綠顏色的房子確實在50年內沒有被周邊其他的新建建筑所超越。對我們的業主來說,什么樣的房子能比成為永恒的經典,更有吸引力的?
也許大多數的樓盤都做不到經典。但是以未來30年,甚至50年的超前眼光,來設計開發樓盤的房地產商卻不在少數。
上海一些樓盤早在2000年前就設計了一戶一車位。當時認為,這些車位設計太多。因為上海家庭當時人均擁有車輛數量并不多。但現在這樣的車位設計卻是非常必要的。同樣,一些樓盤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設計了多層的電梯樓。這些樓盤在如今仍然不落伍。
什么樣的房子能在未來的30年甚至50年一直保持先進性?我覺得一定是高度重視客戶利益的樓盤,他們愿意為業主的生活不惜成本追加投入。他們的產品建造水平也許需要提高,但是他們對業主的心意卻是路人皆知的。
萬科、中海、世茂、龍湖、金地……這些膾炙人口的知名地產公司都有為了房地產開發項目一擲千金的豪氣。有些開發商為了讓蓋出來的房子擁有收藏價值,不惜花費數年時間,一再更改設計方案,配備最好的人才,投入最好的建材,把產品變成了作品。
這樣的樓盤在營銷時也許用不著精美的樓書,僅用購買建材的發票,就足以打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