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房齡是重中之重
發布時間:2012/6/22 8:20:45 瀏覽量:-
買二手房過程中,購房者往往比較關注地段、配套、方位、樓層等因素,往往忽略房齡長短這個問題。 記者留意了房地產中介門面所貼的房源,通常只寫樓盤名稱、面積、價格,至多也就標注“證過5年”、“學位房”、“地鐵物業”等多人關注的條件,幾乎沒有看見有標注房齡的放盤房源。
有房地產中介人員表示,購房者很少會關注房齡,甚至連業主也不清楚自己所持有的物業的真實房齡。甚至,有人以為,房齡就是房產證上的時間。
其實,房產證上的日期只能反映房屋所有權人實際取得該物業產權的日期,通常都不是真實房齡。因為房子建好后不一定立刻銷售,即使是預售的房子,在收樓后也不一定立刻就能辦房產證,這些原因經常會導致幾年的誤差。此外,如果房子經過幾手交易,房產證上的時間更體現不到房齡,因為房產證上的時間是最后辦房產證的時間,而非房子建好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想查真實的房齡,最好的辦法是到房管部門查詢,不論是單位建的房子還是商品房,都會在相應的產權部門登記,那是最準確的房齡。
如果覺得麻煩,可以找同個小區的老住戶咨詢,他們對房齡的時間也較為清楚,但是不一定準確,可能會有誤差。通過查看房子的外立面,看外墻使用的材料也可大概猜出房齡,對于新近粉刷的墻面,可以從周圍居民確認。
如果在知情的情況下,購房者通常都會傾向于選擇房齡小的房源。但是,某些不良中介在向購房者介紹房源時,通常都會避開談房齡的問題或是一筆帶過,甚至把房齡說得更加“年輕”。
蔡小姐在市橋某中介機構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中介人員告知房齡為12年,而蔡小姐查詢后得到的答案是18年,找中介理論時,中介人員以業主搞錯時間為借口推脫。蔡小姐表示,還好在簽約前發現,否則后果更加嚴重。
業內人士稱,除了房產證未滿5年的房源之外,通常情況下,房齡小的房源更受購房者青睞。因此,某些中介人員為了眼前利益,會故意隱瞞真實房齡。而房齡的長短對物業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土地使用權只有70年的期限。如果實際房齡較大,買房人使用的年限將可能縮減。另外,房齡和房屋的有效使用年限有著密切關系。
房齡越大,那房屋損壞程度越高,因此相應地會產生一定的房屋維修費用,從而增加了物業的維護成本,這種風險也往往由買房人來承擔。而且,房齡較長的二手房,還將面臨難以申請銀行貸款的風險。二手房是按照評估價來計算貸款額的。一般房屋年限越長,評估價可能越低。老房子在申請二手房貸款時,貸款成數一般還會隨著房齡增大而相對降低,貸款年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