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再創14個月新高
發布時間:2012/4/16 8:39:44 瀏覽量:隨著新房市場突然出現的“殺跌性回暖”,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也出現明顯升溫。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達到2007套,其中五城區共成交了1694套,日均成交54套,創下14個月來新高。
3月成交量猛增
從五城區成交量近15個月來的走勢圖可以看出,3月份的成交量僅次于去年1月份的最高成交量,不過差距還是比較大,成交總量相差近600套左右。而3月份的成交回升似乎從今年2月份已經開始醞釀。受春節長假等多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成交量最低,只有429套。但是到了2月份,成交數據迅速攀升至1266套,而這個數據也已創下13個月來新高。到了3月份,成交量繼續再創新高。
各城區中,西湖區的成交量最大,共成交了432套,占總成交量的27%;排名第二的是下城區,共成交了334套,占總成交量的21%;排名第三的是江干區,共成交了303套,占總成交量的19 %;拱墅區共成交了296套,占總量的18%;成交最少的是上城區,共成交了258套,占總成交量的16 %。
成交為什么突然放量?
盛世管家莫干店經理周誼分析認為,經過2011年的沉淀,很多剛性需求的購房者終于在今年3月份下單,導致2-3月份二手房市場出現了成交較好的小陽春。特別是在主城區總價在100萬元上下的房源更是熱銷,其中學區房的優勢搶占了市場的很大份額。
盛世管家文暉店經理占永平說,政策上的利好影響也不小,今年要繼續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滿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銀行保證第一套住房購買者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對自住需求的剛需按揭貸款上可以改善和加快放款速度。
事實上,房價的下調已經讓不少購房者蠢蠢欲動,但在數次加息、銀行首套房利率上浮等政策影響下,購房成本仍然處于高位。而現在,信貸政策開始向首次購房人群傾斜,極大地刺激了需求,從而對樓市的成交量上會有所拉動。
二手房價格下降不多
3月杭州二手房成交均價跟2月相比有所下降。據部分中介公司監測的數據統計顯示,3月杭州主城區的成交均價為19496元/平方米,除了上城區和下城區的價格稍有漲幅之外,其余各城區均呈下降趨勢。上城區的價格依然處于高位,為2142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了約1.9%;下城區的價格為2031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了約5.1%;西湖區的成交均價為18078元/平方米,環比下降了約14.8%;拱墅區的成交均價為17894元/平方米,環比下降了約2.1%;江干區的成交均價為1831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了10.8%。
其中,部分學區房還在漲價。石灰橋社區、文一街學區房年前成交價21000—23000元/平方米,現階段成交價在23000—26000元/平方米。目前學區房的現狀就是市場供應量少,求購的人多,價格難降。因此學區房的價格依然很堅挺。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杭州二手房的新增供需比一直向上攀升,去年8月份開始一直維持在1:2.0以上,從今年開始,更是維持在1:3.0上下。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認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樓市進入下行通道,新建商品住宅的降價潮漸漸鋪開,使得有購房愿望的人群逐漸擴大,春節過后,新建商品住宅的降價幅度和推盤數量都開始增加,二手房業主的掛牌量持續上升,議價空間略有加大,售房意愿增強。加上金融政策的利好,貸款利率回歸基準及以下,點燃了一部分購房者的購房意愿。
從我愛我家各門店統計信息來看,供應量跟2月相比,增加19.51%,需求量增加1.69%。雖然市中心二手房價格比高峰時期已經有接近15%-20%的降幅,但這樣的幅度和新盤比起來還是顯得并不太給力,而且多數業主仍保持觀望態勢,出售意愿不強。但隨著市中心的部分新建樓盤打折力度的加大,給部分二手房業主產生較大的觸動,對樓市未來仍然看漲的預期大幅降低。同時,隨著周邊區域軌道交通、配套資源的不斷完善,市中心優勢資源的稀缺屬性也大大降低,市中心業主的售房意愿增加。
未來走勢還看政策
如果說目前交易量的回暖,主要得益于房價適度回落和首套房貸利率下調,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僅僅依靠首次置業需求,很難保障樓市交易量的持續回暖,估計這波復蘇勢頭很難延續至下半年。
雖然近期首套房貸利率有望恢復8.5折優惠,但是各地“限購限貸”的大原則絲毫沒有放松。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要保證樓市的持續活躍,促進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繁榮發展,下半年還需要對合理的改善類置業需求給予政策支持,引導這部分需求平穩有序釋放。比如,目前執行的“認房又認貸”的執行標準使合理的改善類需求得不到政策和信貸支持,如果“認房又認貸”調整為“只認房”,或許將有利于改善類購房需求的合理有序釋放。這部分改善人群出售的中小戶型房源,也可以滿足首次置業人群的購買需求,從而推動住房的梯級消費和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