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北京二手房價大漲 購房者以觀望為主
發布時間:2013/3/1 10:45:14 瀏覽量:-
從去年11月份開始,北京二手房市場出現淡市不淡的行情,11月成交量為14449套,12月17920套,而在今年1月則達到19561套,創兩年來月度成交量的新高。成交量放量大漲,也帶動二手房價格的上漲,年后的二手房報價更是加速上漲。
北京主城區的不少二手房相比兩個月前,報價明顯提升,有的房源甚至上漲了1萬元/平米。隨著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的上漲,房主期望值也明顯升高,惜售、提價的做法讓不少買房人遭遇“坐地漲價”。
以惠新里為例,去年11月區域成交價為3.8萬元/平米,去年12月則攀升至4萬元/平米,今年1月份又上漲至4.2萬元/平米左右,而到了年后,房主報價則出現跳漲,達到4.8萬元/平米,而個別小戶型,報價直逼5萬/平米。這也意味著,一套60平米的小兩居,年前的總價為250萬/套,年后報價則達到270萬-300萬/套。
而在北京其他區域,二手房價格也出現普漲,不少近兩年買房的人看見現在自己同小區房源的報價,也被“嚇”了一跳。實際上,在成交方面,年前性價比高的戶型房源成交容易,但年后由于報價太高,目前仍是看的多,買的少,購房人開始以觀望為主。
現在房主看二手房市場仍是上漲的行情,賣房期望值也增大,先讓中介公司掛出一個高價,不著急成交,等市場慢慢接受這個價格,但買房人一時難以接受這種上漲方式,也讓成交進入僵持。而不少房主掛出的高價也嚇跑了購房人。一些看房客戶聽到報價,就說還是等兩會之后看看再說吧。
根據鏈家地產統計,2月第三周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5221元/平米,環比上周上漲0.7%。從節后市場來看,雖然價格預期不斷走高,但實際成交價格并未出現暴漲,價格走勢相對穩定。
二手房成交價格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系,但在報價上,也存在不理性虛報的現象,但如果是虛高,市場僵持一段時間,慢慢也會出現自我回調。對于破壞市場的行為,政府應該加強監管,完善市場,杜絕虛假欺詐等行為。統計數據的相對平穩,有結構的因素,也就是非主流區域的價格平穩,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主流區域的漲價幅度。但數據更多地反映了業主提價后,面臨著較高的成交難度。即便是當下市場,也存在高價業主調低價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