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二手房房齡,避免上當受騙
發布時間:2012/6/13 17:53:37 瀏覽量:房貸利率的居高不下,購房者的謹慎入市,導致樓市溫度逐漸下降。為了應付疲軟的房產交易市場,一些二手房中介公司在向購房者介紹房源時,對房屋的樓層、面積等都介紹得非常詳細,但對房屋本身的房齡往往是蜻蜓點水,有的甚至還有意把房齡說得更加“年輕”。
近日,方先生在太原水西關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內看到,該公司墻上顯著位置貼了許多房屋的基本信息,其中價格、位置、面積等基本情況一目了然,但卻很難找到房屋房齡在10年以上的二手房。
方先生指出,根據地理位置及房子的結構設計,有些房源的房齡已超過了十幾年,為什么卻標注出只有五六年的房齡時,該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其實,房齡的長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看購房者能否看上房子。”
據了解,將二手房的房齡盡量描述得更年輕,是許多二手房中介公司在向客戶介紹時的慣用手段,“如果說出房子的真實房齡,一些房子就很難出手,購房者都喜歡選擇房齡較短的房子。”一位業內人士說,房齡較短的二手房更有賣點,對購房者更具吸引力,銷售起來也較容易,即使在簽訂交易合同時,客戶知道了房屋的真實房齡,也不會發生變故,因為客戶已經認可了原先所看的房子。假如一開始就告訴客戶實際房齡,客戶往往會立即拒絕看房,從而失去了一次賣房機會。
針對二手房中介公司刻意隱瞞房齡的現象,新維憲律師事務所的席律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商品房的土地使用都有年限的限定,如果實際房齡較大,購房者可能會承擔“提前支付房屋所占用的國有土地的使用費”的風險。雖然目前還沒有在續期后收取土地使用費的相關規定,但并不排除今后不會收取。因此,購買較長房齡的購房者在這方面將會承擔一定的經濟風險。
另外,隨著房子實際有效使用年限的縮短,相應地會產生一定的房屋維修費用,購房者的實際購房成本將增高。所以購房者購買二手房時,如果在簽訂合同后發現中介故意隱瞞房屋真實房齡,購房人有權要求中介方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如果因為惡意隱瞞房屋真實房齡,給購房者造成嚴重的利益損害,則購房者有權依據《合同法》的規定變更或解除購房合同,并可要求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