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房潮”即將結束 部分城市樓市或異常冷清
發布時間:2013/3/28 11:29:56 瀏覽量:-
由于地方版細則尚未落地,政策的“末班車效應”使得3月以來的二手房市場尤為活躍。業內預計,今年一季度,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將超過6萬套。不過對于中介市場而言,這只是短暫的繁榮,下兩個季度或將迎來小中介門店關閉潮。
由于地方細則3月底將紛紛出爐,因為樓市調控政策而搶搭“末班車”造成的成交火爆現象,也將隨著“末班車”到站而終結,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場可能會異常冷清。
“國五條”出臺后,為“突破”限購及稅收政策,有些夫妻竟通過離婚來規避,網上甚至流傳著“離婚買房攻略”。讓居民通過離婚的方式規避交易稅費,并不是調控政策的本意。
居民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居住需求,調控政策應當鼓勵“梯度”購房,合理考量不同人群的購房需求變化,才能平衡多種需求。對于改善型需求來說,地方政府在落實細則時應避免誤傷,而不是一味地通過增加交易成本來限制合理需求。
目前樓市調控政策已有效擠出投資者,去年上海樓市成交量的九成由剛需構成。自“國五條”調控細則發布后,上海市二手房市場掀起的一波成交高峰中,首次改善型需求和二次改善型需求的占比均出現比較明顯的上升。
按差額的20%征收個人所得稅,雖然短期可能導致成交量下降,但肯定不會像限購一樣對樓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長期來看,在買賣雙方的博弈中,可能會糾正現在樓市買賣中的不良習慣,即由買家交付所有稅費,而改為買賣雙方稅費各付的健康市場行為。
近年來,隨著房價一路走高,樓市“春天派”的預測似乎每言必中,在與一些看空者的打賭中也大多贏得勝局。但隨著房價繼續上漲,業內對樓市也開始持謹慎態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新建住宅價格環比超九成上漲,京滬穗等一線城市漲幅居首,且均創歷史新高,引起了業界的普遍擔憂。由于貨幣供應量的提高、購房者對新政策的恐慌以及開發商的加速投資,近期樓市泡沫,尤其是一線城市,愈發明顯。
上海房地產經紀協會副會長朱大鳴表示,房價上漲壓力大并不等于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一線城市房價的反彈速度很快,樓市“國五條”能否抑制其漲幅,目前尚不好說。過去兩年中國樓市調控還是有效的,抑制了房價瘋漲。但僅靠硬性行政措施的抑制做法不可持續,政策還需調整。只有提高居民收入,使其與現在的房價相匹配,同時降低經濟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才能消除房地產市場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