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房價格持續下跌,二手房略有上漲
發布時間:2012/9/19 9:52:16 瀏覽量:-
正當樓市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以價換量依舊是樓市大勢。1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數據顯示,8月份青島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了4.3%。二手房住宅價格指數則延續著7月份以來的上漲勢頭,環比上漲了0.3%,但同比下降3.0%,與今年7月份相比,新房價格跌幅在減小,但二手房價格漲幅則進一步增大。
新房價格繼續下跌
盡管隨著剛性需求的釋放,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持續攀升,但買賣雙方的博弈并沒有消除。受籠罩市場的看跌心態影響,降價成為開發商首選營銷策略。根據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繼續下跌,但跌幅有所減小。數據顯示,8月份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下跌了0.1% ,同比下降了4.3%;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樣環比下跌了0.1%,同比下降4.6%,較之7月份跌幅減小。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延續著7月份以來的漲勢,環比上漲了0.3%,較之7月份0.1%的漲幅明顯增大。但和去年同期相比跌幅仍非常明顯,同比下降了3.0%。
金九銀十未現轉機
“中央多次重申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決心 ,限購限貸的政策導致市場高存量難以消化,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并沒有因為‘金九銀十’的到來而出現轉機。”青島銳理數據總經理馬光明說,截至8月份,新房價格指數已連續11個月處在下降軌道,二手房價格指數則在今年的7月份開始小幅上揚,但同比跌幅仍非常明顯。
盤點一年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市房價統計數據可以發現,調控政策以來,島城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出現下跌始自去年的8月份,在經歷去年9月份的小幅上漲后,再次走上下行軌道。
降價跑量仍是大勢
從成交量來看,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已經連續4個月穩步上漲,其中五六月份的成交量都在7000套左右,7月份成交量達9512套,8月份則成交9118套。“成交量的高走與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策略互為因果。”青島銳理數據總經理馬光明說,迫于高達15萬套的市場存量,開發商從今年的5月份開始逐步加大了降價促銷力度,這讓觀望已久的剛性需求出手買房,但成交量的持續高走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賣方心態,隨著大量新房被快速消化,降價空間又有收縮的趨勢。
“但市場存量這么高,九十月份新盤開盤速度會加快,開發商的銷售壓力仍非常大,降價跑量仍將是市場大勢。”青島世聯怡高公司總經理陳耀華說。
棋至尾盤觀望漸濃降價通道或將重啟
“金九銀十”歷來是房地產市場的旺季,剛性需求的持續釋放能否撐起九十月份的市場?未來幾個月的房價會不會迎來觸底反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18日探訪市區房地產市場發現,由于調控風聲仍緊,存量房源日增,降價促銷仍是市場的主流方向。此外,受保障房大量上市的影響,“金九銀十”或許迎來樓市的“深度博弈”期。
二手房議價空間縮至3%
“新房價格持續下跌,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勢頭依舊非常明顯。”18日上午,科威國際不動產青島區域總經理孫杰說,新房價格的下降體現在開發商優惠力度的不斷增大,二手房價格的上漲則體現在議價空間的不斷減小。
“以市南區寧夏路周邊的二手房為例,以前的議價空間最高達10%到15%,但現在一般只有3% 到5%。”惠百家不動產的董曉峰總經理說。
為何新房、二手房價格從7月份開始漲跌各異?董曉峰說,從5月份以來,新房成交主要集中在李滄、城陽 、黃島、膠州、膠南、即墨等區域,這部分區域因為拿地價格相對較低,降價的空間也相對較大;但二手房成交主要集中在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以及嶗山區,受地段、配套等因素的影響,降價空間遠遠低于新房市場。
“二手房房主和開發商不一樣,后者房源積壓量高,受資金鏈的影響,而多數二手房房主手里只有一兩套房,資金壓力小得多。”孫杰說。
但業內人士認為,二手房價格的持續反彈對整個房地產市場并沒有指導意義。孫杰說,畢竟多數新房已經是準現房,無論是配套還是價格上都比二手房有優勢,會分流大量的二手房市場需求。
新房價格仍有下探空間
島城樓市會不會出現觸底反彈行情?“未來幾個月開發商仍將主推面向剛性群體的中小戶型,炒房成本日高,收益日低,房產稅呼聲越來越高,投資性需求不敢貿然入市。”青島世聯怡高公司總經理陳耀華說,在這個前提下,僅靠剛性需求,顯然難以撐起“金九銀十”的樓市。
9月份,包括李滄區的嘉凱城時代城、偉東幸福之城、中海國際社區等項目在內,持續掀起了價格戰。受此影響,李滄區的房價從去年的9000元/平方米,下跌到了目前的每平方米七八千元。“其實和2009年、2010年相比,李滄、四方、市北、城陽和黃島等區域的房價下跌幅度都在20%以上。”青島銳理數據總經理馬光明說。
18日,位于膠州市的青島中置風景項目二期繼續釋放出“成本價”賣房的信息。“均價仍將定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畢竟未來兩個月的市場銷售競爭仍然非常大。”中置風景項目的銷售人員說。
青島世聯怡高公司總經理陳耀華說,樓市結構性調整,驅逐投資性購房,下半年房價沒有大幅上漲的可能。
萬套保障房上市沖擊商品房
盤點近幾個月來的熱銷項目可以發現,包括李滄區的時代城、中海國際社區、海岸華府,城陽區的青特花溪地,黃島區的紫檀山 ,嶗山區的開泰錦城等在內的項目都下調了開盤均價,借此撬動市場需求釋放。
青島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進入9月份,日均成交量在兩百套左右,較之七八月份300套左右的日均成交量有所回落。“一方面是調控政策沒有絲毫將要放松的跡象,購房者對房價下降仍然充滿期待;另一方面是開發商積極備戰‘金九銀十’,借此擺脫年關將至資金鏈趨緊的難題。”馬光明說,到了下半場,島城的房地產市場將進入“深度博弈”期。
讓開發商在“金九銀十”季節難以淡定的,還有保障房上市銷售的消息。19日上午,13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將公開銷售,一共有5451套房源,而部分經濟適用住房的銷售均價僅在3557元/平方米,僅為周邊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的一半左右。而據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的負責人介紹,下半年還將推出第二批保障性住房,房源大約有4000套。“近萬套保障性住房上市,會對9月份和10月份的商品房市場產生影響,分流一部分剛需客戶。”陳耀華說。 記者 王愛科
房價上漲城市數量緣何回落?
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減少,這是8月份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新信號。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有36個。而7月份,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達50個。這是自5月份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持續增加以來,首次回落。
與此同時,環比價格漲幅收窄。8月份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6%。而7月份,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漲幅均未超過0.7%。
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房價放慢上漲步伐?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主要是成交量的放緩影響了房價上漲速度,漲幅放緩。成交量的放緩則由于消費者購房意愿下降,市場預期轉變。一方面由于前期積累的剛性需求,在今年上半年差不多已消耗殆盡,后續乏力。另一方面,與政府堅持房地產調控的堅定決心有著直接關系。
一方面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一方面是房價反彈壓力增加,對于處在關鍵時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而言,審慎把握調控節奏,盡快加大市場供給顯得尤為重要。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下半年要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切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別是中小套型住房供應,防止房價反彈;加強輿論引導,穩定市場預期,避免不實信息炒作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