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樓市“陽春”,鄭州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12/6/6 15:17:53 瀏覽量:-
5月份以來,樓市明顯有了回暖跡象,全國多個城市剛需大量釋放,成交量穩步回升,市場氛圍活躍。
北京住建委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市新房網簽總量為10502套,環比4月網簽量上漲了34.2%,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43%。這是北京執行限購政策15個月以來,新房成交量首次突破萬套,創15個月來新高,樓市成交量已恢復至調控前水平。
事實上,在全國不少城市都出現了成交回暖的跡象。
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5月29日,5月份全國54個典型城市累計成交已近20萬套,創2011年初新一輪調控以來的月度新高,分析人士預計,整個5月份54個典型城市的成交量很可能再次突破20萬套的大關。整體來看,5月份市場已呈現紅火之勢。
與此同時,各主要城市庫存數量也大幅減少。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的住宅庫存套數合計為59.8萬套,環比4月底減少了近萬套,住宅面積減少了百萬平方米,十大城市合計庫存面積減少了1.5%。
這10大納入統計的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蘇州、青島、寧波、蘇州、廈門和福州。其中,除上海、南京庫存小幅上漲外,其他城市均有下調。
多地樓市回暖的背景下,省會鄭州房地產市場又表現如何呢?
5月26日,中州大道某項目開盤選房,1031套房源銷售一空,開盤當天即售罄。而在同一天,東區某項目再度以事實撼動全城,開盤當天勁銷87%。其他樓盤銷售成績也不俗:經三路上某項目開盤當天上午去化近8成,二環一項目開盤前一天遭遇業主徹夜排隊,上周末開盤的一些樓盤反響也較好,當天即售出七八成房源。“日光盤”重出江湖,為樓市回暖說增添了有力的佐證。
據鄭州市房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3月份開始,鄭州樓市逐步迎來回暖:3月商品住宅銷售套數為7370套,4月住宅成交6342套,相比去年的3460套和2831套分別上漲113%和124%。5月份整體數據尚未公布,但是,360房產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第一周鄭州樓市商品房網簽1825套,第二周網簽2036套,與4月份同期相比銷量穩步提升。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劉社告訴記者,“紅五月”是紅定了,雖然具體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從零星的數據來看,5月份的成交“井噴”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具體‘紅’成什么樣,還要看數據才知道。超過4月應該問題不大,估計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各地樓市成交放量,背后都有哪些因素在支撐?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此輪樓市回暖,一方面與開發商持續“以價換量”戰術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與近期政策的微調有一定關聯。
對于樓市顯現回暖跡象的原因,競合地產董事長王東認為,首先是由于政策微調,尤其是首套房貸利率的調整,對首次置業的自住性需求群體影響明顯;第二是季節性因素,通常每年的三、四、五月份是個成交量的小高峰;第三就是開發商的價格策略,目前熱銷樓盤往往采取了低價策略,采取“以價換量”的戰術。
王東強調說,樓市成交量的上漲雖然與房價的持續回落不無關系,但是類似首套房貸利率優惠、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針對“剛需”的利好政策無疑也是刺激購房者從“觀望”到“入市”的強勁推動力。
據報道,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約有30個城市出臺了不同程度的樓市微調政策,內容涉及限購范圍變化、土地出讓、普通住宅標準、稅費優惠、購房補貼、公積金貸款額度調整等,其中,運用公積金這一信貸手段的城市超過10個。
而鄭州同致行市場總監曹慶偉認為,成交的上漲不能全部歸功于微調的作用,限購壓抑了很多剛需,很長時間不能買房,需求需要釋放。不過曹慶偉也表示,微調可以刺激部分剛需入市,但促進作用有限。
然而,各地樓市恢復性回暖,會不會使各地的微調政策被再次叫停?
競合地產董事長王東分析,目前市場不能說全面回暖,樓市還處于一個不穩定的狀態,而且政策層面在滿足保障需求、支持剛性需求、遏制投機需求等方面一直是清楚的,地方以保障剛性需求及合理的改善型需求為出發點,進行適度微調,是符合中央調控政策的,將來地方微調可能會是一個趨勢,未來開發商仍然需要通過價跌量升來刺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