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月多板塊二手房價上漲 市場進入博弈階段
發布時間:2012/7/18 9:16:56 瀏覽量:-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研究部最新抽樣調查數據顯示,7月上半月,包括閘北彭浦、松江新城、閔行莘莊、浦東北蔡在內,上海多個板塊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現下滑。
其中,閘北彭浦、閔行莘莊板塊的二手房成交量降幅較大,達到三成以上;松江新城、浦東北蔡等板塊的二手房成交量降幅較小,在三成以內。
這些都是6月二手房成交量居前,且中低總價房源較為集中的板塊。“這些板塊二手房成交量下滑,主要原因是賣家漲價。”21世紀不動產在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該機構監測的數據顯示,松江新城、浦東北蔡的二手房漲價幅度較小,在5%以內;而閔行莘莊漲價幅度較大,達5%~8%。
“改善型二手房價格漲幅更大”
“伴隨5、6月間二手房成交持續向好,不少業主選擇在6、7月交替之際上調售價,但難以獲得買家認同。”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說,二手房漲價幅度往往與成交量降幅成正比,價格漲幅較大的板塊成交量降幅也較大。
21世紀不動產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機構持續監測的40個上海標桿樓盤中,有32個樣本戶型的價格較去年12月末提升。其中,有1個樓盤價格升幅達10%~15%,11個樓盤升幅為5%~10%,其余20個樓盤升幅在5%以內。
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叡昨日說,滬上二手房成交量在6月創下新高,房東當時已經停止了議價。而進入7月,房東的預期更加變好,紛紛出現跳價情況。其中剛需房源價格上漲幅度在1%~2%,總價在300萬-600萬元的改善型房源漲價幅度在3%~5%。
“剛需房源由于地處外圍,房源較為充足,且受一手樓盤定價的壓制,所以漲價幅度較小;而改善型房源主要分布在城區,這類房源的供應量較少,加上近期大戶型、改善型一手樓盤銷售行情也向好,所以漲幅更大。”施宏叡說。
漢宇地產分析師付偉說,房東漲價的原因核心還是市場預期的變化。由于連續的降息以及大型商業銀行重啟首套房貸款8.5折優惠等政策面利好,再加上樓市交易回暖,房東對未來的政策和市場預期普遍樂觀。據21世紀不動產嶺南分行經理胡善香介紹,在閘北彭浦板塊,7月上半月次新房成交均價為1.9萬-1.95萬元/平方米,較6月同期漲幅達5%~6%。房東認為房子不愁賣,是提價的主要原因。而板塊內買家多為上海本地剛需,認為房價上行空間有限,且看房時間較長,對行情較熟悉,故難以接受漲價,成交也因此擱淺。
合富置業副總經理沈彥介紹,近期二手房價格確實出現了上漲情況,房東和買家的心理差距在拉大,一些剛需房源即便上漲個5000-10000元,買家也會選擇放棄而不會去追。
付偉也說,房東頻繁漲價或跳價,讓多數買家難以承受,加大了二手房的成交難度。
在黃河滔看來,二手房業主此番漲價,未能如3、4月間能獲得市場支持,或與其累積效應有關。經過上半年兩輪漲價后,上海不少樓盤售價的累積漲幅已達5%以上,這還沒考慮隨議價空間逐漸減少至消失的情形。
此外,限購執行層面趨嚴的影響也開始體現。
21世紀不動產的報告提到,在松江九亭板塊,近期有近1/3的意向購房者受阻于相關政策無法入市。而在浦東金楊板塊,也有近1/5的二手房買家因相關限購政策失去購房資格,其后續影響力不容小覷。
賣家的提價對成交量的打壓效應已現。
據漢宇對旗下門店的粗略統計,7月以來已至少有20幾單二手房業務,因房東漲價而造成交易中止,較6月增加了40%。漢宇旗下門店7月上半月二手房成交量和6月同期相比下降6%,較6月下半月的降幅則已接近兩成。
“7月下旬市場進入博弈階段”
據施宏叡介紹,7月第一周,滬上二手房市場還延續了6月的成交勢頭,而進入第二周,成交量就較6月出現下降,幅度達20%,“這主要是房東漲價造成的。”
施宏叡認為,房東漲價的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會造成成交量的下降。7、8月將會是一個調整期,“不過當前的市場仍然是個以價換量的市場,成交量的持續下降也會影響到房東的心態,影響到價格。”
沈彥預計,7月下旬市場將進入博弈階段,二手房成交量會繼續放緩。預計7月全月成交量會在1.5萬套左右。沈彥同時提到,近期一些二手房源價格出現上升,與前期低價房源已被消化也有一定關系。
黃河滔也判斷,近期高層表態要繼續推進房地產市場調控,預計將引發市場觀望情緒。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下行,將是較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