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手房先降后漲 看房客等了再等
發布時間:2012/11/3 14:28:23 瀏覽量:-
進入11月份, 一邊是一手房或低價開盤,或小幅降價試探市場,另一邊卻是二手房先降后漲,這讓原本有足夠熱情出手的購房者打起了“退堂鼓”。
二手房 先降后漲
10月過半,郊區和中心城區的一手房出現降價促銷個案。位于松江泗涇板塊的華潤置地九里10月14-18日登記成交房源均價2萬元/平方米,而今年4月成交的價格高達3.7萬元/平方米。銷售人員介紹,2萬元/平方米的房源為150-170平方米的戶型,而4月推出的是288-400平方米的大房型,房型不同,價位也不同,但這樣的價格落差依然讓人聯想到“降價”。位于閘北區大寧板塊的慧芝湖三期10月推出新房源開盤價2.8萬元-3萬元/平方米,據監測,實際成交單價3.2萬元,與前批房源3.6萬元/平方米相比,降價幅度在8%左右。位于楊浦區新江灣城板塊的江灣翰林剛開盤也采取低開方式,房型為160-215平方米大平層和疊加別墅,平層單價在3.7萬元-4.1萬元,精裝修標準為5000元-6000元/平方米。開盤期間,繳納意向金的客戶可享受總價減20萬元的優惠。
一手房降了,二手房價又如何?不少中介反映,現今二手房根本沒有還價余地。上海中原地產三林分行徐國軍經理透露,位于御橋路上的浦發博園,一個月前掛出一套92平方米房源,掛牌價225萬元,后來跌到220萬元,如今回升到229萬元,最終依然成交。周邊的次新房如浦發博園、未來域,單價在2.6萬元-2.8萬元,由于掛牌量減少,且房源掛牌價基本為最低價,根本沒有還價余地。
看房客 等了再等
與之前不同的是,盡管購房者對樓市的預判開始向正面傾斜,但業主不愿過多讓利,使得持幣觀望的購房者又開始增多,這也是二手房市場成交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海中原地產恒大翰城分行葉正華經理表示,正是由于房源量減少,買賣雙方都處于觀望狀態。位于楊南路上的疊翠苑,為2004年的房源,有一套102平方米的兩房兩廳,掛牌價245萬元,性價比超高,因此掛牌出來的第一天,中介和客戶一天預約前去看房的就有百余人。“在以前,這就是打破頭都要搶的房源,然而現在卻是出價的客戶并不多。”葉正華說,看房者普遍認為,業主急著賣房,想再等等看會不會降價,還有的則覺得現在處于政策“斷層期”,不妨等到11月底以后再決定買還是不買。
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龔敏表示,一手房曇花一現的降價方式也使得二手房降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年度最后一波樓市“旺銷期”即將過去,近期房地產政策無大動作已決定了未來樓市成交將在“不溫不火”中度過,尤其是10月之后,有資金壓力的房企選擇“割肉換金”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