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把反腐敗提升到新高度 官員開始放盤出售房產
發布時間:2012/12/26 17:07:48 瀏覽量:-
在中國公民向海外轉移資產過程中,官員們從來都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群體。迄今,并沒有權威的官方數據顯示有多少官員對外轉移了多少資產。而來自坊間的說法不一,研究機構得出的數字相差很大,從數千億美元到數萬億美元的說法都有。
十八大以后,新的中央領導層把反腐敗提升到新的高度,反腐敗已經成為十八大之后執政開局的突破口。有跡象顯示,在反腐敗的威懾之下,中國可能會出現新一輪官員對外財產轉移潮。這一輪財產轉移潮在房地產資產上有獨特的表現。
有媒體報道:近期,在江蘇、廣東多個城市,出現了政府機構人員放盤出售房產的現象。類似的情況也在廣州、中山、佛山等地出現。在廣州白云區的一些中介機構,近期收到理財公司理財顧問的放盤貨源,有政府人士要求“一日掛牌三套”,并不愿在價格上退讓。至今,該人士已經幫其通過私人途徑轉手多達6套,還有3套正在掛牌中。
在中國近15年的房地產市場化浪潮中,房地產成為官員財產的一種重要體現形式。現在,“官員房產”大量放盤,令人想起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前不久的言論:許多官員擁有幾十套房子,對市場起著極壞的作用。預計今明兩年二手市場將會很火爆,因為官員們開始賣房子了。當房子成為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由官員藏起來,這樣房地產才會恢復到正常的市場。
官員們的確開始賣房子了,但他們拋售房產是否一定導致房價下降,則很難說。官員拿的房子一般都是各地比較優質的房源,而且他們也不愿意“虧血本”來售房。因此,這些拋售的官員房很難進入普通消費者能夠支付的市場,并且拉低房價。
在我們看來,未來有兩個因素可能會對官員持有房產形成現實的“威脅”:一是十八大之后逐漸加強的反腐敗行動,包括在部分地區開始艱難推動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二是開征房產稅如果推行,可能揭示國內私人房產的持有信息。
售房只是官員群體調整資產組合的一個窗口,在未來反腐敗可能制度化、法治化和長期化的形勢下,中國特殊的既得利益集團,完全可能進行更大的財產調整安排,除了資產形式的變化之外,對外財產轉移將成為一股規模不小的潮流。
國內一些涉及政策制訂的人士也透露,明年中國高層將會從不同方面來推進財產申報公開的相關工作。這些因素,都會促使過去從房地產中獲利的“利益官員”群體開始采取自保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