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二手房詐騙第一案”昨天開庭審理
發布時間:2012/9/18 9:30:50 瀏覽量:-
出入開著奔馳車,名下有幾十套房產,就是這樣一個“絕對大款”,從去年8月到今年7月間,竟涉嫌詐騙了21套二手房,價值超過4000萬元。據悉,這是深圳史上數額最大的二手房詐騙案。
昨日,該案的第一批民事訴訟在深圳寶安法院開庭審理,3家受害者把騙子劉某初、劉手下公司和中介一塊告上了法庭。受害者除了中國人,還有美國人和韓國人。
豪車男空手套走20多套房
今年初以來,劉某初通過多家地產中介公司聯系到深圳市21套房的業主,稱將以其控制的三潤公司、富大偉業公司名義購房,購房款通過公司以交易房產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企業貸”的方式支付。
簽訂買賣合同后,劉某初只付了少量定金和首期款,業主向擔保公司出具了全權公證委托書,委托擔保公司及其員工辦理贖樓、收取購房款、過戶、抵押登記等手續。后來,在首期款沒有監管、銀行也沒有出具貸款承諾函或其他承諾支付貸款的證明文件的情況下,擔保公司代理業主辦理了贖樓及過戶手續,并將隨后領取的房地產證原件私自交給了劉某初,劉某初將這些房地產證抵押給銀行或其他企業或個人,但并沒有將因此獲得的貸款或借款支付給業主,而是轉移至他處。上述業主發現被騙后,陸續到公安機關報案。
據公安機關初步調查,本案的詐騙金額達4178萬元,劉某初通過交易房產抵押貸款3279萬元。
受害人提出經濟索賠
昨日,這一系列案件的第一批3宗民事訴訟案,在深圳寶安法院“打響”。該系列案在深圳二手房產交易、法律界影響深遠,惹人關注。受害者之一的韓國人梁某把劉某初、劉某初手下某公司和某地產中介告上了法庭,索要房款、違約金及利息。
梁某訴稱,去年11月他和劉某初及中介公司簽訂房產買賣合同,房產總價300萬元,簽約后,劉某初共計支付了85萬元。隨后,劉某初和中介公司利用公證的委托書,將該處房產轉讓給了劉某初手下的一家公司,該公司將房產抵押給銀行用于貸款。
梁某稱,后來剩余的215萬元房款被告一直未支付,且以各種理由推諉拖延,直到案發。
昨日,和梁某的訴訟一起開庭的另外2宗訴訟,受害人分別是兩名美國人和一名中國人,他們受騙的情形跟梁某相似,只是金額和中介公司并不相同。
因為劉某初因涉嫌詐騙已經被羈押,由其委托律師出庭。昨日法庭進行了置證(證據交換),目前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二手房交易存在漏洞
這起系列詐騙案件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為何犯罪嫌疑人能夠得逞?暴露出房產交易中的哪些環節存在漏洞?記者采訪了深圳市知名房地產律師、廣東中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鐘勝榮。
鐘勝榮律師認為,此案發生的最重要原因是擔保公司沒有認真履行代理人職責,在購房資金沒有全部落實的情況下就辦理了過戶。他建議,擔保公司應在購房資金已全部落實的情況下才能辦理過戶,過戶后應及時將房地產證交給銀行辦理抵押登記。業主應及時跟進監督交易過程,重大事項親自參與。鐘勝榮律師還建議,買方應采取銀行監管的付款方式,確保購房資金安全,而銀行應當切實保護交易的安全,加強對合作擔保公司的日常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