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公布北京2012年住房成交均價降7.6%遭質疑
發布時間:2013/1/15 10:53:12 瀏覽量:-
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從2012年11月份開始的一輪暖冬行情中,不少新入市樓盤的價格比蓄客時向購房者宣稱的價格上漲了1000元—2000元/平方米不等,當然難以感受到房價的下跌。
北京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2年12月北京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0627元/平方米,這個數字比其統計的2012年1月份的17845元/平方米的均價漲了15%,而對比2011年12月20773元/平方米的均價,去年12月份的價格略有下降。
成交結構拉低均價,日前,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發布了2012年全年的住房市場情況,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2012年全年北京住房成交均價為2.07萬元/平方米,比2011年下降7.6%。二手住房成交均價1.87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5.1%。
“成交均價下降7.6%”這一統計數據引起了業內外的激烈討論,原因是很多人并未感受到房價的下跌。而對于統計數據與公眾感受的差異,北京房協秘書長陳志則表示,購房者的感覺還與之購買住房的類型和區域有關。五環外的新房成交均價下降了2.1%,五環外的樓盤占了八成以上,因此房價總體來說還是平穩的。
北京房協數據顯示,五環外成交量占86.5%,成交均價1.76萬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1%;140平方米以下戶型成交量占80.1%,成交均價1.73萬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2%。
事實上,多年來,各個機構在年底都會發布全年的統計數據,此次房協統計數據的發布顯然先于大多數機構。然而,房地產的相關數據一貫出處繁多,且統計口徑并不十分明確,因此得出的結論也并不一致。
就此次北京房協發布數據的統計口徑,陳志向記者表示:“北京新建商品住房為扣除保障房后的新建純商品住宅。”亞豪機構在其近期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稱,2012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0654元/平方米,同比跌幅為4.8%。不過,此份報告并未明確標明其統計口徑。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向記者表示:“不同機構數據有出入,是由于統計口徑不同,以及不同的統計方法。有的統計并未將保障房剔除,有的則僅是將所有成交金額除以成交面積得出的數據。不過,現在各個機構的統計口徑并不十分明確。”房價實際在上漲。不過,如果從北京市2012年1月份成交均價與當年12月份的成交均價對比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購房者沒有感受到房價的下跌。
事實上,從統計數據看,2012年北京樓市的成交均價在1月份處于最低點,隨后便開始一路緩慢上漲。6月份,在一些“以價換量”的樓盤率先變身為“漲價先鋒”的帶動下,一些熱銷樓盤均價上漲超過兩成。而11月份,在讓業內人士都始料未及的北京市場年底的暖冬中,一些新入市的樓盤開盤均價雖然比蓄客價格每平方米高出2000元,但仍然基本銷售一空。
而今年元旦假期期間,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105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漲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