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二手房交易量持續上升,市場回暖了嗎?
發布時間:2012/4/13 13:41:06 瀏覽量:-
統計數據顯示,溫嶺市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從2011年10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下跌,直至2012年1月以月成交量78套成為溫嶺二手房市場的歷史最低成交量。而近來交易量有所增加,自2月份以來,出現了逐步抬升的趨勢,2月份成交量達165套,3月份成交量更達到了197套,已超過了2011年9月份的169套。這組數據是否就意味著樓市已經真正回暖?
不同于大城市的“以價換量”,釋放剛需更喜小戶型
“我們公司一周能成交一兩筆,和去年同期差不多了。”我市一家老牌的房產中介公司負責人王先生介紹,從今年農歷新年開門營業至今,他們公司經手的二手房交易量均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
不過,記者從我市多家房產中介公司了解到,各家情況有所不同,有的成交量較年前有所回升,有的遠沒有達到去年同期水平,有的在3月上旬曾一度出現“小陽春”,但全國“兩會”后,交易量又有所下降……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前來看房的、已經出手買房的大多為剛需人群。有業內人士指出,和許多大城市一樣,等待了一年左右的部分剛需人群已經開始釋放,然而與一些大城市“以價換量”有所不同的是,溫嶺的二手樓市降價幅度并不大,釋放出的部分剛需傾向于總價稍低的小戶型。
“現在的這些買房人都是剛需人群,所以小套特別好賣。”市區的一家房產中介公司負責人江女士告訴記者,一部分是自住的,還有一部分是沖著學區去的,所以總價稍低的小戶型房子就比較好賣,而其他戶型除非價格低于市場價很多,否則比較難賣。
“買了怕跌,不買又怕錯過最佳置業時機”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溫嶺二手樓市的價格從“走橫盤”到穩中略跌,也是從那時起,很多剛需族加入到了觀望的大軍中。
曾經在觀望人群中“潛伏”了幾個月的小黎(化名)終于還是招架不住了,不久前買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總價為130多萬元的二手房。今年30多歲的小黎因為在市區工作,很早就想在市區買一套住房,幾個月來一直糾結在買與不買之間,買了怕跌,不買又怕錯過最佳置業時機。看了幾個月的房子,他覺得價格難降,也不想再租房過日子,近日,他看中了一套房子,覺得總價不高,細算下來均價在1.3萬元/平方米,并且房子較新,于是就買下,告別了租房的日子。
但很多剛需族還繼續堅守在觀望大軍中,莫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對經濟頗為敏感的莫先生向記者透露了他的堅守理由。他說,全國“兩會”上溫總理說的“房價還遠未回到合理價位”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國家宏觀調控肯定還將繼續,同時,需要靠房貸的他對于目前溫嶺一些銀行實施首套房基準利率的政策還有一定的期望。“一些大城市都有了9折、8.5折,所以,還要等銀行的政策。”
剛需有降價預期、利率折扣預期,開發商也在等政策開盤
目前的二手樓市交易量是否真正反映出溫嶺樓市的狀態,開始回春了?
“我覺得不盡然吧,這些數字只能反映出量稍微有所回升。”從事多年房產工作的江女士分析,由于工作流程和時間的關系,這些反映出的可能只是前一兩個月的量,接下來的走勢很難講。從目前成交的結構來看,多數為總價低、面積小的戶型,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學區房,所以并不能以此來判斷樓市回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