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二手房交易低迷,多家中介公司已停業
發布時間:2014/5/14 10:06:43 瀏覽量:-
銀川市房產交易大廳的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我們交易大廳辦理過戶手續的戶數就能看出來,去年在‘國五條’政策的刺激下3月份完成二手房交易手續4000多套;今年3月份交易大廳一共辦理了922戶,交易量減少了七成。”
銀川二手房市場在經歷了2013年的“井噴”后,今年前四個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都大幅下滑,尤其是三四月份,交易量銳減七成。成交量如此低迷,全市大大小小1200多家房屋中介公司日子過得很艱難,不少中介公司已經關門停業。
3個月只有800元底薪
“三個月沒有賣出一套房子,只能拿800元底薪。老板已經下了最后通牒,如果這個月還沒有業績,我就要下崗。”張輝(化名)是一家房產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從事這個行當3年了,只有今年做得最憋屈,“年初的時候約客戶看房還能約出來,現在根本沒人愿意搭理我。”
盡管目前市轄三區二手房交易均價仍保持在4500元左右的高位,但對于二手房中介公司來說,沒有成交量,再高的價格也是浮云。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開始,二手房交易量就開始逐月下滑,1月份成交二手房806套,較去年同期下降11.33%;2月份成交445套,同比仍下降11.33%;3月份成交922套,同比下降70.44%;4月份成交863套,同比下降67.67%。
除了張輝,這家房產中介原本還有5個置業顧問,但在過去的4個月里,其余5人都忍受不了只有800元底薪的工作,紛紛辭職。“我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工作,所以也只能先在這里勉強干著。”張輝說,從他入行開始,銀川的二手房市場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有去年3月到5月這段時間看到了希望。
2013年2月,隨著“新國五條”出臺,因為要對出售自有住房嚴格按照轉讓所得計征20%的個人所得稅,一下子讓沉寂數月的二手房市場出現了一個“井噴”式增長,令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始料不及。張輝說,那段時間他幾乎就是在房地產交易中心上班,“幾乎沒有時間帶客戶看房,每天光辦理手續都忙不過來。”而高出底薪數倍的業績提成,讓張輝覺得幾乎就要實現人生的逆轉。然而好景不長,在政策效應漸退之后,過度交易“透支”的市場令張輝重新審視起了這個行業。
“無差別攻擊”對市場洗牌
新華西街西塔附近,曾經是二手房中介公司最為集中的地段,如今這里的中介公司不少都已關張,僅存的幾家小門店也是門可羅雀。
在一家名為居安園的中介公司,記者見到了老板張明明(化名)。上午11點多正應該是約客戶看房的時間,張明明卻百無聊賴地擺弄著電腦,“約了也沒人去,買房子跟買股票一樣,買漲不買跌。現在房地產降價喊得這么兇,誰會來看房?”在張明明的中介公司記者看到,一套鳳凰北街160平米的二手房源掛牌價68萬,張明明告訴記者,前兩天房東剛過來下調了價格,原本掛75萬,“而且這個價格還可以再談。”但即便如此,仍是無人問津。
小中介的日子難過,大型連鎖中介公司又是怎樣的境地?德邦房產銀川分公司總經理李榮儀面對記者時坦言:“今年一季度,甚至未來一段時間的二手房交易市場出現低潮都是正常的。”去年2月份開始,德邦房產的經辦員每天要向房產交易大廳遞交超過200份的二手房交易手續,但到了今年,每天最多不過10份。
去年3月份進入銀川市場,德邦房產一直在擴張地盤,如今已有近70家門店,“我們的目標是開到100家實體店。”即便面對時下這么冷清的市場氛圍,李榮儀還是堅定地認為這是一次市場大洗牌。他的理由也十分簡單:“如今國家政策主導城鎮化,人們都在往城里走,進了城就需要買房子,所以二手房市場一定是穩步前行。”
同時,李榮儀認為當下的形式對于大型房產中介來說是一次機遇,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規模小、服務差的中介公司逐步被淘汰,他們分割的市場份額將重新被幾家大型連鎖中介蠶食,銀川的二手房交易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