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手房新交易系統,中介賺錢更快
發布時間:2012/8/28 9:33:42 瀏覽量:-
反映
中介賺取差價多收費
前不久,張女士在農業路看中一套二手房,每平方米8000元,共計70多萬元。通過中介,三方簽訂存量房買賣合同。張女士選擇托付中介“包干”,共支付中介7萬元,其中包括中介費1萬元。
“我搬到新家后,找中介公司提供相關費用的發票,可中介卻拒絕提供。”張女士說,她發現可疑后,通過咨詢小區內其他買房者,發現同樣的交易價格下,房屋辦理的房產交易契稅、交易手續費、產權登記費等費用,別人繳納的過戶費也就5萬多元。
“我已經支付過中介費了,其他的費用不應該再多收了。”隨后,張女士與中介公司交涉,可中介公司拿出來的證據卻讓她很吃驚。根據新系統報價,該房產價格為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按照新系統的報價計算,這個費用計算并沒有錯。
“中介按照地稅局新系統的報價來收費,可在實際辦手續時,卻通過各種關系和操作,降低了交易實際費用,從中賺取差價。”張女士給本報反映稱,這筆費用不應該加在消費者身上。
調查
每平方米1.2萬元的房屋
1萬元即可通過評估
昨日,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來到農業東路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在詢問了記者所需地段和房屋類型后,該公司的劉經理報出了房子的價格和過戶費等各種費用。
記者表示看中農業東路某小區一套房子,100平方米。房東報價120萬元,按這個基數來計算,需要繳納費用為11萬余元,其中包括1萬多元中介費。
“費用能不能再少一點?如果都交給公司代辦,需要多少錢?”記者詢問后,劉經理稱,可以先看房子,如果滿意的話,可以進一步協商。
經過確定房子后,劉經理表示,如果看中房子,中介費用還可以商量。當記者詢問“存量房交易價格申報評估系統”的情況時,劉經理表示,“我們可以托人,幫你降低評估的價格,比如你要買的房子是每平方米1.2萬元,我們可以讓房屋不到1萬元即可通過評估。”他稱,這種支付方法,必須是一次性交易,如果是貸款支付的話,則通不過銀行客戶端的評估。
計算
中介可從中賺取萬元差價
目前,根據當前實施的稅費征收規定,產權未滿5年的房產,需繳納5.6%的營業稅,1.5%的個人所得稅。在此前提下若為普通住宅,且首次置業,那么契稅繳納標準為:90平方米以下為1%,90平方米以上為1.5%;二次以上(包括二次)置業且為普通住宅,契稅為3%。
按照實際交易價格,一套房原本需要繳納10萬元左右的稅費,而按照“托人”后的價格,只需要繳納8萬元左右的稅費,前后相差2萬元左右。
“如果你真想買的話,我可以給你搞到電腦估價,再根據這個價格協議一個更低的報價,這樣也能通過評估。”劉經理說,可以省出不少過戶費。
當天,記者咨詢了東明路一家中介公司,發現中介工作人員都在用這樣的手段促銷二手房。當記者咨詢中介公司是否存在賺差價的情況時,中介公司都選擇回避。
但一名房產中介從業者透露,這種賺差價的情況確實存在,如果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會被賺取萬元以上差價。而中介內部出現的這種情況,也與最近鄭州市推行的二手房交易系統有關。
評估
房屋報價與新系統評估標準相差不大即可通過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起,“存量房交易價格申報評估系統”正式上線,通過向契稅、房地產、國土、住建等部門提出數據需求,獲取個案房地產的基礎數據,在進行實地調查勘驗、參照房地產市場交易信息的基礎上,根據二手房所處的區域位置、交通條件、基礎設施、周邊配套以及市場交易均價等因素確定計稅的基準價格。經過評估師綜合分析,確定每個小區標準房的價格。
據鄭州市地稅部門介紹,存量房評估系統生成價值后,地稅部門的計稅依據將分為三種情況。首先,按合同交易價確定。如果交易雙方申報的合同交易價大于等于計稅評估價值的,以合同交易價作為計稅依據。
其次,是按計稅評估價值確定,如果納稅人申報的合同交易價低于計稅評估價值且無正當理由,并愿意接受稅務機關根據規定進行稅收核定的,以該計稅評估價值作為計稅依據。
最后,是按復核價值確定。對納稅人申報的合同交易價低于計稅評估價值,又不接受稅務機關以計稅評估價值作為計稅依據且提出復核申請的,由稅務機關根據稅法相關規定開展復核,并以復核價值作為計稅依據。
“這意味著,如果房屋報價與新系統評估標準相差不大,都可以通過系統。”地稅工作人員表示,所以難免會出現中介人員鉆漏洞的現象。
建議
新系統能否公開指導估價?
“新系統上線后,價格數據并沒有完全公開化,中介很容易就鉆了漏子,從中賺取差價,而消費者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鄭州市一名地稅工作人員說,往往消費者足額繳納全額的稅款,而中介公司卻從中牟利,導致稅款的流失。
他表示,電腦估價執行后,并沒有完全公開所有房屋價格,消費者往往會被中介“蒙在鼓里”。而新系統上線后,根據鄭州市地稅局公布的情況,沒有出現一例納稅爭議。這種數據交換平臺能實現與銀行對接進行實時交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有業內人士建議,地稅征收系統可以建立與之前的最低指導價類似的基本價格,讓消費者對指導價有個基本的了解,并適時公開價格走勢,這樣也有利于二手房市場的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