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房大師是一款永久免費的房產中介管理軟件,目前有家房產中介企業用戶正在使用
專家:部分城市逐步放開限購,但想救市遠遠不夠
發布時間:2014/6/16 9:52:39 瀏覽量:-
近日來,樓市的波動很大,有關地方松綁限購救市的傳聞很多。其中,以沈陽“取消限購”及其之后的官方否定,最為引人關注。有媒體報道稱,目前至少15個城市有限購松綁沖動。
在這些傳聞的背后,正是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現狀。諸如房價漲勢放緩、樓市庫存高企,以及去化壓力陡增等問題,令業界備感頭疼。管理層同樣在密切關注樓市的走勢。緣由簡單:對于宏觀經濟而言,房地產業的支柱性作用不可能輕易消失。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房地產市場。
不少城市產生限購松綁的沖動,其邏輯非常容易理解。樓市一旦低迷不振,必然會影響地方財政的增收。這是不少地方政府不愿看到的,甚至是難以承受的。為樓市限購松綁,實質是期望推高需求,借此緩解樓市庫存壓力。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說,在有意無意中放松限購,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可問題在于,諸多城市的限購政策,是此前確定下來的,至今沒有一個城市敢于真正高調地為限購松綁。在摸不準風向之前,地方官員更多的是持謹慎態度。也就是說,在關乎樓市限購的政策議題上,很多官員的內心想法與實際操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曖昧與模糊。
回看幾年前中央明確推樓市限購政策,有當時的特定背景。限購政策一向為業界、學界所爭議,但平心而論,當初推此政策,確有一定的道理。當然也要承認,這種行政性的調控手段比較缺乏彈性,容易對市場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今天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分化格局越發清晰。強調系統性求解難題,也就顯得更為重要。這種對系統性求解難題的追求,更多應從尊重市場規律,以及兌現政府責任等角度出發。在目前的樓市現狀下,部分城市逐步放開限購,或為一種不錯的選擇。逐步放開限購,既是一些城市樓市應急之需,亦是對限購政策本身的一種調整。
也要看到,在某些地方,放開限購其實作用有限。如有論者分析沈陽的情況,從消化目前庫存的角度看,光靠放開限購政策無濟于事。不過,即便作用有限,也總比無所作為要好——既然限購政策在這些地方已經逐漸失去了價值,又何必強行維持呢?
我們向來認為,當房價分化格局漸趨穩定之時,政府的調控須放棄對價格漲跌的過分關注,也須盡量避免那些簡單化的行政性舉措,而宜更多采取市場化的調控手段。比如住房金融政策即是其中一種。相比而言,限購卻屬于簡單化的行政性舉措,讓其慢慢地被移出調控“工具箱”,不失為一件好事。
當然,從放開限購的角度看,也要堅持“分城施策”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所謂“分城施策”,就是要看到房地產市場的復雜性,以及這個市場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比如京、滬、穗、深等一線城市,就不必急于放開限購。而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則不必固守既定政策。
這其中的要義,是冀望在“分類調控、分城施策”的原則之下,未來市場的發展能夠更為平滑。一方面,樓市應當在尊重市場規律、體現政府保障責任的前提下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各類調控政策也要相機而變。政策之變與不變,與大環境密切相關。
因此,我們贊成部分城市逐步放開限購政策,也希望能夠借此政策多少助益于對當前樓市困局的緩解。當然,從樓市健康發展的角度看,單單強調放開限購遠遠不夠。對住房供求關系的調整,主要須表現在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之上,解決好民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并通過此舉實現“圍魏救趙”,促使房價趨于穩定、市場趨于健康。